网站首页 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四史"学习 十九届五中全会专题 学习资料  



鲁东大学师生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7月1日上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在我校师生中引发热烈反响。大家一致表示,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坚定理想信念、坚定奋斗意志、坚定恒心韧劲,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为建设教育强国和高水平综合性大学贡献力量。

校党委书记徐东升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高度评价了我们党为中华民族作出的伟大历史贡献,展望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号召全体中国共产党党员,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党的宗旨,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继续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这一令人鼓舞、催人奋进的重要讲话,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光辉文献,是指引中国共产党更好担负历史使命的行动指南。全校上下要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执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迅速掀起学习讲话精神热潮,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牢记初心使命、开创美好未来,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贡献鲁大智慧和力量。

“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获得者、离退休干部党委第七党支部书记迟玉华表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心中充满了庄严感、自豪感、使命感。作为一名老党员,最想向党说的话就是,“入党一生一次,在党一生一世”。虽然已经离开了工作岗位,但是初心不改,使命不移,一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发挥余热,以亲身经历讲好革命传统,做好传帮带工作,坚持弘扬正气,传播正能量,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让党的事业薪火相传。

山东教育系统优秀党务工作者、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许国纯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作为高校二级学院党建第一责任人,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信念,立足本职岗位,从党的百年非凡历程中汲取前行力量,奋楫笃行办实事、开新局,以过硬本领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有用人才。

山东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文学院院长胡晓清表示,作为党的第一个百年目标实现后半程的亲历者,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国家的需求,是我们奋斗的方向;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是我们的追求。在与伟大祖国的需求同向而行的道路上,作为山东省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将在新的历史征程中,不忘初心使命,在工作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为党的教育事业再立新功,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更大贡献。

烟台市优秀共产党员、数学与统计科学学院李武全表示,在党的百年华诞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实现伟大梦想就要顽强拼搏、不懈奋斗”的号召,让我备受鼓舞,内心充满力量。作为一名高校教师,一定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记初心使命,站好三尺讲台,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作为一名科研人员,我将坚定信念,研究真问题,立志成为“大先生”。

山东省派第一书记、校优秀党务工作者郭连军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目标即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其标志性指标就是全部贫困人口脱贫,创造了这一彪炳史册的伟大成就,这是中国共产党对全中国乃至全人类的历史性贡献,以实际行动履行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兑现了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在国家脱贫攻坚战决战决胜的收官之际,有幸亲身参与、亲眼见证这一彪炳史册的伟大历史进程,是人生最为珍贵、最为难忘的经历。回到学校,我将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在新的岗位上继续发扬脱贫攻坚精神,保持昂扬的进取精神,担当奉献,再立新功。

校优秀学生党员、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会副主席于立泉表示,总书记在讲话中殷切寄语“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作为新时代青年党员,我将牢记总书记的嘱托,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为了祖国、为了人民舍生忘死的大无畏精神,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党委宣传部组稿)

关闭窗口
鲁东大学党委宣传部制作
鲁ICP备号: 09096634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