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四史"学习 十九届五中全会专题 学习资料  



鲁东大学盈科法学院探索学生党员分类管理新路径 推进党建育人取得新成效
 

盈科法学院党委深入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全面落实省委、学校党委关于加强党员分类管理试点的工作部署,积极探索党员分类管理新路径,不断提高党员队伍建设质量。学生党支部结合学生党员培养发展规律和作用发挥特点,创建“宣传”“网格”“学习”“实践”“双创”五大岗位,制定人岗适配的管理考核标准,进一步引导督促广大学生党员坚定理想信念,矢志锐意进取,勇于创新创造,不断取得党建育人新成效。

“领航式”管理:让宣传岗位的党员群体成为“红色领头雁”。坚持思想引领,以党建促思想育人,培育又红又专的新时代人才。充分挖掘新媒体平台对党建工作的促进作用,积极搭建“党建+线上党课”数字化平台。开辟党史学习微阵地,通过“党史微讲堂”“红色经典咏流传”“采访老党员纪实”等特色栏目带动了党员线上学习的新热潮。开发“百名党员讲百例党史”学习资源,累计发布主题稿件200余篇,党史专题内容60余期。依托“初心学堂”,定期举办党史微课堂、时政热点研讨会、红色专题讲座、“初心学堂”线上红色读书会等活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线上线下形成思想引领合力。开展“讲好鲁大故事”活动,充分发挥学生身边先锋模范人物的辐射带动作用,组建“张广秀精神宣讲团”“帮不帮看薛梅先进事迹宣讲团”“西藏墨脱扶贫项目小分队宣讲团”,突出宣传在中印边境用生命守护祖国的大学生士兵吕天仓、荣获“2020年度中国百名社工人物”的毕业生孙江涛和吴言婷、扎根边疆甘做“一棵小白杨”的毕业生杨蕾的感人事迹,讲好新时代鲁大盈科法学院的红色故事。带领学生党员走进社区采访老党员,聆听老党员初心故事,“寻访”革命老照片,感悟新时代的使命担当,让红色精神的薪火代代相传。2021届毕业生,有15名学生党员考入公务员、选调生,有35名考入国内各大高校研究生。

“下沉式”管理:让网格岗位的党员群体成为“学生连心桥”。坚持网格管理,以党建促结对育人,培育关心同学的友善人才。建立“党员联系宿舍制度”,以点带面,每名党员联系1个宿舍的6名同学,用下沉式管理,探索党员作用发挥与服务同学紧密结合。学生党员通过无盲区的走访,真正下沉到宿舍,既能发现问题、收集信息,又能及时上情下传、协调处置问题。结合“双认领”与“我为学生办实事”党建项目,先后为同学解决难题200余件,疏通心理问题同学10余名,法学1801班任建超同学因考研问题一度焦虑,在学生党员赵思哲一对一的疏导下,渐渐找对考研路径,开始了积极备考。下沉式的精准服务与管理也提高了学生工作效率,针对联系宿舍进行不定期检查违禁物品与夜不归宿,对重大突发性事件做到“发现及时、报告及时、处理及时、善后及时”;疫情期间,“一对六”摸查同学动态情况,及时了解同学健康状况,确保各项疫情防控工作落实到位。

“目标式”管理:让学习岗位的党员群体成为“学习风向标”。以帮扶带动整体学风建设,以党建促专业育人,培育真才实学的专业人才,让学生党员以自身行为,带动大家学习,帮助学困生赶上去。建立成绩档案,制作党员结对帮扶学习困难学生台账,明确帮扶预期目标。该表由学生党员与被帮扶人共同填写,引领学生党员对学习困难学生进行学习指导、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使其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提升,培养其乐于奉献的精神。每个党员帮扶两到三名学生,持续一年的学生党员结对帮扶活动的开展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思想素质的提高,对班风和院风建设都产生了积极效果,学生开朗活泼、身心健康、学习情绪高涨,同学之间真诚互助、宽容理解、团结和谐,班纪班风严明纯正,班级生活井然有序,营造了优良的学风。开展学习经验宣讲活动,高年级党员对接低年级班级,发挥学生党员在教育中的优势作用,不仅有效提高了学生党员的自我意识,也促进了整个学生团体的健康发展。2019级有两个班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初次通过率超过90%。

“项目式”管理:让实践岗位的党员群体成为“服务志愿队”。坚持志愿服务,以党建促实践育人,培育无私奉献的高尚人才。结合法学与社会工作两个特色专业,组织“墨脱扶贫、青春之行”志愿服务队深入西藏墨脱县开展国家民政部的扶贫项目,在当地开展“字信人生”识字班、“青少年成长小组”服务、“老年人幸福小组”服务等,成立“草根社会组织”,共计服务3601人次;盈科法学院学生党员组成的“点点萤火,照亮乡村”社会实践团队成立临时党支部,前往刘家疃、张家洼等20多个社区开展环境卫生清洁、普法宣传教育、乡村振兴宣讲等一系列社区服务工作,切实将“党建+专业育人”推向深入。大力推进“党建+普法”,广大党员积极组织同学进行普法宣传,今年暑假,共组织了110支普法小分队,分散在全国8个省72个地区,进入1000多个社区,服务群众超万人次,分发宣传单页五万余份,另外还获“学宪法讲宪法”山东省赛区比赛三等奖2项,“爱无忧”城市老年人社区项目获山东省社会工作案例大赛一等奖。学生党员积极参与“党建引领标准化、益路同行惠民生”黄海路街道社区服务红色标准化创投项目,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知识陪伴老人学习,服务社会。社会工作党员学生配合地方党委开展的公益集市、“分类伴我行”垃圾分类宣讲等服务活动让党史学习教育更加生动形象。

“指导式”管理:让双创岗位的党员群体成为“双创先锋岗”。坚持创新创业,以党建促创新育人,培育创新精神的奋斗人才。以党员教师为指导团队,以学生党员为骨干,指导带动同学积极参与各类创新创业比赛,涵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获山东省第七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1项,第十七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银奖1项,“墨脱扶贫、青春之行”志愿服务队获“山东省共青团和青年工作先进集体”称号。(盈科法学院 撰稿:鲁守栋 审核:姜德照)

关闭窗口
鲁东大学党委宣传部制作
鲁ICP备号: 09096634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09号